图片

棋牌游戏大全_棋牌游戏下载_官网推荐最火爆棋牌游戏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政治 > 民主制度 > >

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

来源::未知 | 作者:棋牌游戏大全_棋牌游戏下载_官网推荐最火爆棋牌游戏平台* | 本文已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时候,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前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全面吸收和综合人类社会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发展观,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观念、开拓了发展思路、破解了发展难题。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学术界对之展开了多学科、多视觉、全方位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本文从发展观的演进、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及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贡献和意义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等五个方面,对有关研究作一简要综述,以期把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发展”作为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专门术语,被广泛认为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反映形成了发展理论。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涉及到发展的目标、价值、代价、主体、动力、条件、模式、战略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科学发展观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正因如此,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民本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民为本,这是发展的根本要求;(2)全面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涵盖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发展的多元内容;(3)协调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的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与彼此促进,这是发展的基本原则;(4)可持续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相互适应,这是发展的重要体现;(5)统筹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是发展的战略指导。(注: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课题组:《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实现十个转向》, 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1期。)
    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 )对于“什么是发展”做出了科学的回答;(2)对于“为什么要发展”做出了科学分析;(3)对于“怎样才能发展”做出了科学的探索;(4)对于“怎样评价发展”做出了科学判断。(注:庞元正:《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与科学发展观》,载《领导科学》2004年第6期。)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发展的中心、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2)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3)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4)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5)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注:吴振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载《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
    有些学者还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他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句话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是用马克思主义反思传统发展观的结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这三句话还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容:第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或哲学指南,是它的灵魂,第二句话的三项要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第三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由上述三句话组成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探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波澜壮阔实践中的展开,马克思主义因此而精彩。(注:《当代思潮》编辑部:《时代的哲学 行动的指南——就“以人为本”有关问题答读者问》,载《当代思潮》2004年第6期。)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离不开发展。历史与现实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中国的希望在于发展,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皆系于发展。正如温家宝同志所指出的:“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注: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载《经济日报》2004年3月1日。)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中,始终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和出发点,为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机遇,使他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他们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特别是要鼓励人们依法经营,勤劳致富,先富带后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为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切实保障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使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客观上必然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全面是指空间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时间的延续,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注:李连仲:《我党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载《经济日报》2005年2月21日。)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二、关于发展观的演进

    对发展观演进的研究是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渊源和正确性认识的重要方面。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发展观演进的研究出现了新的热潮,对发展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最新发展阶段,以往的发展观皆产生于国外、只有科学发展观产生于中国等方面已达成共识,但对发展观的产生时期、演进阶段等,还存在不同的看法。
    1.关于发展观的产生时期。一种观点认为,发展观的产生和形成源远流长,早在两三千年前,人类社会就对发展问题发表过一些观点,尽管这些观点还不系统,但却是现代发展观形成的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的发展观始于20世纪40年代,是由政治学家们提出,由法兰克福学派形成的“工业文明观”,也就是说,“工业文明观”的形成,标志着现代发展观的诞生。(注:邓伟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考》,载《求实》2004年第11期。)第三种观点认为,发展观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由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有关发展的一系列比较明确、系统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注:简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载《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我们赞成第三种观点。人类自告别古猿以来就一直在发展,也在不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但只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经济学产生的时候,才形成对发展的比较明确、系统的看法,才有了所谓发展观。在此之前,基本上只有财富增长或经济增长思想。比如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代表,把金银与社会财富等同起来,形成了重商主义的财富增长观;重农学派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增长观,认为财富的生产只能来自生产领域,强调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是农业,所谓社会财富就是从土地中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及其以后的西方经济学代表人物马歇尔、凯恩斯等都把国民财富看成是物质财富,认为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福利的增加。因此,无论是在古典学派还是新古典学派那里,存在的只是财富增长观或经济增长思想,系统的发展观还没有形成。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殖民地和附属国相继获得独立,并迫切需要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状况。为此,一些经济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增长和发展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促使了一门新学科——发展经济学——的诞生。发展经济学以研究后进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问题为己任,因而发展观就成为其核心内容之一。据此,我们认为发展观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产生之时。
    2.关于发展观的演进阶段。发展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而不断演进的。但发展观的演进到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发展观,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发展观经历了六个阶段的演进,形成了六类不同的发展观,即“工业文明观”→“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 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注:邓伟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考》,载《求实》2004年第11期。)这种观点认为,现代的发展观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法兰克福学派形成的“工业文明观”。因为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受战争影响,视军力为国力,继而又提出实力论,视GDP为发展的首要标志。因此,工业文明观简而言之是“发展=工业”,至多是“发展=经济”。第二阶段的发展观是于 1969~1973年由罗马俱乐部学派提出的“增长极限论”。他们批判经济中心论,认为生态快到极限了,经济增长再过一百年也会到极限,于是提出了“经济+自然=发展”的思想。紧接着,由欧美一些经济学家组成的“新经济学研究会”又作了进一步的思考。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发展观第三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观,简而言之是“经济+自然+社会=发展”。20世纪80年代,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于是产生了综合发展观。至90年代,综合成了“经济+自然+社会+人=发展”。这是发展观的第四阶段。在第四阶段虽然加进了“人 ”,但是还没有十分突出人。在作为第五阶段重要标志的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着重提出了“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另一种观点认为,发展观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进:惟经济增长论→基本需要论→可持续发展论→人类全面发展论。(注:郭熙保、胡卫东:《发展观的演进与深化》, 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期,第81~84页。)这种观点认为,20世纪50~60年代是发展观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观聚焦于经济数量上的扩张,迷恋GDP和工业化,这种惟经济增长论并没有保证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反而出现了一系列诸如贫富两极分化、贫困失业、产业结构失衡、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消费品短缺等负面效应。针对这些情况,一些学者严厉地指责经济增长至上论,认为发展的目标应是多维的,除了收入增加之外,还应包括就业增加、贫困减轻、分配公平和乡村发展。为此,国际劳工局提出了《世界就业计划》,世界银行提出了“基本需要战略”。这是发展观的第二阶段。与惟经济增长论相比,基本需要论具有明显的进步,但把发展仅仅定位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是远远不够的。人、经济、社会与自然仍然处于脱节的状态,需要新的发展观加以整合。于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类全面发展观纷纷问世,这是发展观的第三、第四阶段。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观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的发展过程:(1)发展经济学引出的发展观——经济增长论;(2)《增长的极限》表达的发展观——增长极限论;(3)人与客观世界相协调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论;(4)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观;(5)围绕选择、权利与福利的发展观——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发展观;(6)面向后代与未来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注:《发展观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国际上的几种发展观》,载《求是》2004 年第5期。)
    我们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观大致上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演进,形成了三类不同的发展观:GDP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以前)→新发展观包括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90年代)→科学发展观(新世纪)。(注:简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载《经济学动态》 2005年第1期。)
    第一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GDP发展观。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经济学产生开始到二十世纪60年代,早期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看法较为简单、片面,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发展,并且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即GDP的增长, “经济规模的扩大、数量的扩张”。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制定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都以工业化作为发展目标,片面追求GNP或GDP的增长。结果形成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局面,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人口爆炸、农业衰败、粮食不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许多经济社会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看法开始转变,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新发展观,主要包括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20年后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发展经济学开始修正对发展的看法。最先对“增长即发展”的观点提出疑问的“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尖锐地指出,片面追求增长使人类陷入困境,主张实行“ 零增长”。随着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的大爆发,环境污染和粮食短缺的加剧,许多发展经济学家都开始意识到,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发展;发展的目的不只是收益最大化即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发展的内涵不单是经济增长,还有结构改善、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公平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发展经济学提出了新发展观,首先形成的是“全面发展观”,即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和结构改善在内的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观”是20世纪80年代由联合国提出和倡导的最有影响的新发展观。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发展。”从此,联合国不断召开国际会议,通过宣言,发表声明,在全世界大力提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注:WCED: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即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可持续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互相协调的、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能够不断持续进行下去的发展观点。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联合国制定了人类发展指数(HDI)这个包括寿命、教育、收入分配的综合指标,还有学者提出了绿色GDP指标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方式。但是, 无论是全面发展观还是可持续发展观,都没有全面、系统、综合地说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自然也就没有形成完整、准确的科学发展观。
    第三阶段即新世纪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前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吸收和综合了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纠正了GDP发展观的错误,又克服了各种新发展观的不足,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正确的发展观。
    从中国来看,在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问题的认识上,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以前,虽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是在什么是发展上,把发展生产力主要看成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在怎样发展上,总的指导方针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强调政治挂帅,实际上把经济发展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甚至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搞所谓“穷过渡”,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片面追求增长的高速度,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对发展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首先是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方针,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制定和实施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工作重心由政治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强调一切经济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初,在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中国改革和发展遭受严重挫折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充分肯定了发展的重要性,极大地提高了对发展的认识,坚定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决心。随后,在继承、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的发展观,更加全面、深刻和准确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纠正了“经济增长是硬道理”的偏差,进一步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形成了科学发展观,随后又明确了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关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依据,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我国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主要是因为:(1)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相对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客观上要求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在城市里也有两三千万居民生活水平较低。怎样才能让城市和农村中生活困难的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我们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3)以往的各种经验教训促使我们实施新的战略决策。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过去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来做。(4)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国家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长,已经有条件、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注:王永前:《权威专家纵论科学发展观》,载《半月谈》2004年第4期。)
    也有学者认为,非典疫情的发生以及抗击非典的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注:余昌淼:《科学理解、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综述》,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5期。) 2003年4月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在推动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要搞好公共卫生、教育等各方面工作。如果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发展的滞后必将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在取得抗击非典的决定性胜利后不久,党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另外,从更深远的角度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民族坚持和平振兴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世界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要对旧的国际秩序造成冲击。一些大国的教训告诉我们,通过战争扩张或冷战对抗的形式来改变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往往遭致失败,我们不能走这样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了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新世纪我们要在世界上进一步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走和平崛起的道路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比如,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就要从外引进资源。如何做到在发展中,既利用好世界的资源,又保证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出路无非是两条:一是参与经济全球化,既利用国内资源,也利用世界资源,以解决我们的资源短缺问题;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降低能耗和资源的消耗,尽可能节约利用各种资源,减少对世界资源市场的冲击。
  以上分析表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也不仅是一种良好愿望、主观要求,具有深刻的必然性和客观的依据。从国际背景和经验教训来看,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和竞争激烈化,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少数国家全面、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多数国家“有增长无发展”、“高消耗高污染”、“先污染后治理 ”、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尖锐、民族冲突、政治动荡的深刻教训,都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的国情和面临的任务来看,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最终目标,达到人均1000美元以后面临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景,严重的“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内需的不足、收入差距的扩大、资源的短缺、水土的流失、土地的沙化、环境的污染、产业结构的不优化、城乡结构的不合理、地区结构的不平衡、弱势群体的困难、社会稳定的保持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更是迫切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转换增长方式、改变发展模式和调整发展战略。(注:简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载《经济学动态》 2005年第1期。)

        四、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贡献和意义

    不少学者都认为,科学发展观的贡献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发展观蕴涵着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2)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新的指导思想,也是发展理论史上的又一次飞跃;(3)科学发展观吸取国际发展经验,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实现了意识形态的重大转型;(4)科学发展观正确地认清现实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制度环境和中心任务,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面要求和人本效益;(注:鲁从明:《马克思的发展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5月,第8卷第2期。)(5)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发展主体的新阐述、发展内涵的新界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发展目的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注: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载《光明日报》2004年8月24日。)
    上述对科学发展观贡献的论述无疑都是正确的。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贡献,尤其是对发展理论的贡献;二是实践贡献,即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实践的功能。下面我们着重论述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理论的贡献。
    发展观理应是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但大多数发展经济学的论著都没有明确提出发展观的概念,更缺乏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和论述。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佩鲁虽然写了一本名为《新发展观》的书,但他没有明确界定发展观的内涵,其“新发展观”也只是一种“总体的、内生的、综合的”发展观,缺乏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还没有提出完整、准确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创新了发展的观念,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内容,弥补了发展理论的不足。(注:简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载《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主要表现在:
    1.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总体看法上完善了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理解是发展观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看法,虽然不断演进,逐步走向完善,但一直存在缺陷,始终没有明确地提出完整的科学发展观。GDP发展观不以人为本,缺乏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全面发展观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使是可持续发展观也存在没有强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及经济、社会协调的不足。科学发展观则正确地指出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内涵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使人类社会对发展的认识更为完整、准确和深刻,无疑是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突出贡献。
    2.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方式上充实了发展经济学。科学发展观不仅在什么是发展和为什么发展方面完善了发展经济学,而且在怎样发展问题上也发展了发展经济学。尽管发展经济学曾经先后总结和提出过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出口导向、轻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产业平衡发展、产业不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多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其中不少也在某些国家的发展中曾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取得过一定的成效,但始终没有提出更为完整和合理的发展道路或发展战略。在如何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一系列发展的重大关系和问题上,往往缺乏全局观、总体观、协调观,存在重大缺陷。不是突出工业化而轻视农业发展,注重城市而忽视农村;就是强调地区不平衡发展而轻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视地区和产业均衡发展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还有的是注重外向型经济发展而忽视内向型经济发展,或者是肯定自力更生而否定对外开放;即使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更多地强调的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也没有提出全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模式。科学发展观克服了这方面的缺陷,提出了完整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模式,强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七大关系”、实行“五个统筹”,充实了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方式的理论。
    以上说明,科学发展观在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问题上,全面发展了发展经济学。

        五、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科学发展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正确的发展观,但要真正树立尤其是切实贯彻落实,却并非易事。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研究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问题,社会各界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归纳起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虽然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理解、在行动上遵循,但更重要的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真正树立和切实贯彻。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真正树立和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政绩观是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绩效大小和优劣的基本看法,是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指南。发展观与政绩观紧密相关,发展观是政绩观的核心,政绩观必须以发展观为基础、与发展观相适应,政绩观又是发展观的保证。没有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因此,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我国的政绩观长期存在严重的缺陷,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已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即政绩”的政绩观,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即政绩”的政绩观,但由于发展观上的偏差,政绩观仍然存在由“增长即发展”的观点决定的“GDP增长即政绩”的不足。从根本上来说,政绩必须体现为发展,最终要为人民造福。发展应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政绩应是党政领导干部为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成绩。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衡量干部政绩的大小和优劣,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视人民利益重如山,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想事情、办事情、作决策,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虚报浮夸,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还必须推进和深化制度改革和创新,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及奖惩制度,形成合理有效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为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提供制度和机制保证。
    2.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改革观。不仅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证,而且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障。旧的经济、政治体制与传统的发展观相适应,新的发展观则必须改革旧体制,建立和完善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政治体制。体制改革要顺利有效地进行,又需要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需要树立正确的改革观。改革观是关于改革的的性质、目标、内容、原则及方式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我们认为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的改革观,应该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全面、协调、渐进的改革观。
    3.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开放观。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每个国家都要发生对外经济联系,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开展国际贸易和投资,要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都必须正确处理国内外关系,合理地实行对外开放,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处理好国内发展同对外开放的关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又需要合理地实行对外开放。树立正确的开放观则是合理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还需要树立正确的开放观。开放观是关于对外开放的目的、内容、及原则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我们认为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的开放观,应该是立足本国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引进与创新相结合、注重质量和效益、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双向的开放观。必须防止和克服过分依赖外国、忽视壮大民族经济、片面追求引进资本和技术的数量、重引进、轻吸收和创新、重西方发达国家、轻其他国家、重“引进来”、轻“走出去”的偏向,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4.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是一种在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基础上,强调自然资源也应该形成循环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投入端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再使用是指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可循环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排放无害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呈“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的线性特征,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而循环经济则改变了线性发展模式,呈现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技术特征,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有效的方式。


棋牌游戏大全_棋牌游戏下载_官网推荐最火爆棋牌游戏平台*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从科学发展观看人大的民主改革

从科学发展观看人大的民主改革

内容 提要:本文从 科学 发展 观的角度,重点讨论 中国 政治 体制改革中存在 问题 与改革的 历史 的必然...